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四十七章工商

“跟我走吧,我帮你寻了一老师,你和他好好学习。”“明年中学入学考试,你若能考上,便去上学。”赵佶在临安皇宫,见到了自己儿子,现任皇帝赵桓。“小学非适龄儿童不可,中学倒是没太大限制,只要考上,就能入学。”“我给你寻的老师,是一中学老师,资历,本事都是有的,你要好好的学。”听完赵佶的话,赵桓点了点头。“我倒是想到有今天了。”“不过比我想的好些,算是有个体面的去处。”赵桓对皇位倒也没什么留恋。若是没有叶霄,现在的小朝廷还能保有相当的权利,赵桓或许对皇权还有些许的留恋。赵佶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去当了个老师。毕竟,历史中赵佶让位后,二圣相争,也是第二次汴梁之战失败的原因之一。可现在,新城和恢复区让临安的小朝廷权威还比如原来赵构上位后重组的小朝廷。叶霄的光芒太耀眼了,耀眼到即便是皇权也黯然失色。在举国抗金无力,连连失败的情况下,朝廷在民间的声望,一降又降。可即便如此,老赵家也是天下公认的皇家。哪怕老赵家几个皇帝再离心离德,在宋朝完善的文官制度运营下,依然能构建中枢。毕竟,老赵家再烂,也有个正统在身上。其余地方那些豪强,不管是义军还是匪兵,终究是得不到人认可。就像洞庭湖的钟相,也要借宗教的说法,搞搞迷信,哄骗百姓来认可自己的正统。不然,这天下的正统,终究是赵宋。就比如那金人扶持的张邦昌,被强势的金人扶上了皇位,天下哪有人认,还是把位置交还了赵构。可叶霄来了。这一来,便改变了天下大势。汴梁没破,二圣也没有‘北狩’。临安那个小朝廷,也不是赵构重组后的朝廷,而是汴梁那帮人原班人马搬了过来。可即便如此,临安那个朝廷的正统性,也渐渐在消磨。毕竟,出了叶霄这般人物。在无人能抗金的时候,叶霄站了出来。两解汴梁之围,两入太原,两次在金人腹地闹了个翻江倒海,更是收复了黄河以北,甚至连流落在外百年的燕云十六州都收复。再加上叶霄本人鬼神莫测的手段,这份威望已经隐隐凌驾于皇权之上。可实力的强大,带来的影响终究是流与表面的。最关键的还是新城和恢复区。新城的繁荣,恢复区的繁盛,让所有人看到了一种可能,一种能活的更像人的可能。对比新城的繁华和临安的落败,对比黄河以南的日益困苦,再看看恢复区的欣欣向荣。有了这对比,老百姓心中自然有杆秤。苛政猛如虎,逃入有猛虎的深山,也只为了逃避重税苛捐。可现在,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

商人可以去新城和恢复区做生意,税率不低,但绝无杂税,买卖双方也都有个保障,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