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文老师说,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前夜下了一晚的大雪。

早上她踩着厚厚的积雪去仁济寺上香,还没进门寂静的街道上就传来一阵阵幼猫似的哭声,循着声音她在仁济寺墙跟下发现了一个素色的襁褓,里面就是刚刚出生的未聿。寺庙外的积雪没有清扫,不知何时放在墙跟的襁褓陷在雪里,薄薄的棉被在这冰天雪地中宛如乌有,她想也不想抱起未聿就回了定安市福利院,于是那天终究没能上成香。

仁济寺是藏传佛教,寺墙朱色琉璃瓦,把未聿扔在那里的人原是好意,一来红墙下襁褓显眼,二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寺里的喇嘛于情于理都应该收养未聿,无非就是多个小和尚多张嘴的事。哪曾想天降大雪,喇嘛又不会在夜里出寺,反而叫出生仅有五天的未聿寒气入体,落下个体弱的毛病。

刚抱回去,福利院的床没躺热,未聿就进了儿童医院,三进icu,病情总算稳定下去。

福利院里很多孩子都是院长老师起的名字,生日按照捡到的那天算。院长说正好取个昨日死今日生的意头,也是鼓励他们不因身世困扰。

未聿是特例,襁褓里一张信纸上用秀气的蓝色钢笔字写着他的出生日期,精确到分,还写着他的名,唯独缺了姓。上户口的时候只好直接上这个名,于是未聿就一直被叫着名,听起来带有几分亲昵。

体弱这个毛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是很能折腾人。文老师常常逗未聿说他是雪的孩子,不仅是说未聿生的玉雪可爱,更多是他身体常常病着导致脸上没什么血色,透明的让人担心。

那时候有讲究说把孩子认在寺庙里就能平安顺遂的长大。她觉得这是未聿和仁济寺有缘的象征,未聿就这样认在仁济寺名下,每年上香时文老师都会替他上一炷香供一份瓜果。

仁济寺是许多年前哪一朝皇帝拨款修建的寺庙,为的是西藏喇嘛来中原有落脚的地方,它自然继承了藏传佛教寺庙奢华低调的建筑风格,占地面积比村落里小寺庙大许多,进去是一个华丽的影壁挡住视线,后面是庭院,再往后才是主殿云云。

未聿长到三岁,文老师去上香或是求签就会带他一起去。上香一般是过年前后,怕他磕碰摔着未聿总穿着裹成球的衣服。于是寺里常常有一个走路摇摇晃晃的小团子出没。

文老师上香拜佛,未聿就扒在庭院的湖边栏杆上往里看。数片白色大理石浮雕栏杆合抱成圆,未聿个头够不到栏杆上面,就踮着脚从矩形空隙里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